智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8-05-14 浏览次数: 20999 次
  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目前贵州省气象部门完成了3500余个自动观测气象站的建设,实现了5*5km、逐3小时的精细化预报,“三个叫应”预警响应机制甚至走到了全国前列。但是,以上观测站网和预报精细化产品尚未应用到旅游行业,对旅游的气象服务支撑能力比较薄弱,全省的旅游气象服务服务水平未能跟上贵州“大旅游”发展战略要求。因此,针对贵州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源,建设贵州智慧旅游气象服务服务支撑平台,奠定旅游气象服务服务基础,为今后开展个性化旅游气象服务服务奠定基础,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公司推出“智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平台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完成贵州省重要旅游景区基础信息和特色项目资源的统计和分类,构建包含重要景区的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旅游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及气象观测站网的气象综合数据库,建设贵州省智慧旅游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后台管理、预报制作、服务显示为一体的业务平台,提供实况、预报、预警、特色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服务产品,并以梵净山为示范点,开发API接口,面向主流网站提供服务。平台的建设完成,将奠定我省智慧旅游气象服务的基础,是拓展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石。
气象服务现状
  1、观测点不能完好表征气象要素的变化。
  2、服务手段不能满足旅游气象服务发展需求。
  3、观测站网和预报精细化产品尚未应用到旅游行业。
  4、对旅游的气象服务支撑能力比较薄弱。
  5、全省的旅游气象服务水平未能跟上贵州“大旅游”发展战略要求。
气象服务问题
  1、旅游气象监测体系的缺失。
  2、针对气象及衍生灾害的传播应对不足。
  3、传统预报不能满足现代旅游对预报服务精细化的需求。
  4、缺乏方便快捷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渠道。
气象服务实施方案
  1、大数据分析服务
  2、项目需求分析
  3、项目架构技术
  4、大数据服务
  5、中心业务描述
  6、旅游气象服务营销平台
一、大数据分析服务
  1、简介:“旅游气象服务”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平台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
  2、建设的主要内容:旅游气象服务体现在旅游“营销”、“服务”、“管理”这三大方面。
  3、主要依托的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
  4、产业的六大要素:游、食、行、住、娱、购。
  5、主要关联方:游客、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政府、旅游供应商。
  6、旅游气象服务的总体框架包含了 数据中心、服务端、应用端 三大块内容,三大部分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支撑和连接。
二、项目需求分析
  1、项目建设目标:奠定我省智慧旅游气象服务的基础,是拓展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石。
  2、功能模块:数据处理平台、产品制作、业务流程管理、产品存储、产品、用户及权限管理、质量监控、辅助平台。
  3、基础架构:合理性、延展性、开放性与监管性、成熟性、经济适用性。
  4、基础业务功能:旅游景点展示、实时交通数据信息、旅客数据精确分析、综合管理后台、AI(人工智能)、实时全景VR。
  5、设计原则:以科学的方法设计软件,使之有良好的结构和完备的文档,系统性能易于调整。同时系统本身也要提升安全性能。
  6、设计依据:《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视频安防监控平台技术要求》、《安全防范平台验收规则》。
  7、总体架构:模块化、分布式、B/S与C/S相结合、总体框图。
  8、数据库设计要求:高效性、安全性、可移植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
三、项目架构技术
  1、旅游气象综合库: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加工、数据分发、数据服务
  2、数据库旅游地理气象信息收集:数据库将实现全省重点旅游景区的地理信息资料、景区站点的气象数据资料、特色旅游资料、气象服务产品资料、服务用户的信息资料
  3、旅游气象服务支撑平台:支持处理MICAPS加工制作子系统、基于CIMISS监测预警子系统、系统监控子系统。
  4、旅游气象服务平台:景区介绍、实况监测、旅游精细化预报、旅游气象预警、旅游气象指数、旅游气象服务专题。
  5、平台技术选型优势:计算机自动推理、高速图像实时处理、图像建模及算法、信息安全、虚拟现实等。
四、大数据服务
  1、大数据中心建设内容:改善旅游秩序、安全事故预警、旅游气象预测、大数据精准计算等。
  2、数据存储方式及特点:DAS、NAS、SAN等。
  3、数据的采集:指数、预警、预测、生活服务、旅客交通数据。
  4、数据的分类选取:景区、景观、监测数据、专题服务、预警。
  5、数据的挖掘:操作平台(前、中、后)。
  6、数据平台设计:实现市场精准定位、实现市场精确营销、支撑行业精准管理、改善行业服务水平。
  7、数据处理: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属性数据的处理方法。
  8、数据装载:基本装载、追加装载、破坏性合并、建设性合并。
五、中心业务描述
  1、产品制作:根据气象基本数据,通过各种算法(方法)制作生成服务产品。
  2、产品存储: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方式保存原始产品、中间产品、成品供各种使用。
  3、产品发布:需经过审核、签发后的服务产品必须在经过审核、签发后才能进入不同发布渠道对外发布。
  4、质量监控:质量监控流程只是发布后的质量检查。
  5、业务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完成业务查询、流程调整、业务回溯、质量统计、服务反馈等。
六、旅游气象服务营销平台
  1、自媒体营销:概述、特点、自媒体的重要性和价值。
  2、搜索引擎推广:概述、搜索引擎营销流程、内容
  3、营销方式:网络营销、博客营销、联盟营销
  景区推荐观赏地点、景区天气数据、景区地理服务、气象预警发布、景点旅客密度
  景区特色景观地图指引、特色景观适宜时间段、景区特色景观推荐、观赏方式指南、季节特色推荐、适宜观赏人群分类
  景点游客密度、花期、温度指数、湿度指数、空气质量、赏月指数、夕照指数、游玩适宜度
  气象预警、游客密度预警、灾害预警、气温预警、突发情况预警、紫外线强度预警
  专题(登山、骑车等)、专题线路规划、专题线路推荐、专题线路地图指引、专题线路情况介绍、专题线路天气情况监测(温度、相对湿度、天气预警)、专题线路适宜时间段
  用贵州省地图展示贵州省内百里杜鹃、梵净山、雷公山三个景区的数据分布,三数据为同步展示。紫外线变化、车容量、游客数量统计、实时人数等数据图。
  用贵州省地图展示旅客外出路线,路线查询统计,路线选定统计,对旅客外出目的地进行数据统计。时间段内旅客行动路线统计图和数据统计图。
  展示梵净山里各个景点监测的指数数据;景点每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统计一次,并观察变化,确保服务中心便捷的给用户提供服务。
  旅游、气象等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用户可以在里面畅游和语音发表,想看那个景点就看那个,沉浸到大自然中,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地球是圆的,总是能相遇,实时全景,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体验。
数据安全必要性
  保密数据和隐私数据,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个人信息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
  这对数据存储的物理安全性以及数据的多副本与容灭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应对瞬息万变的安全问题,关键的是算法和特征,如何建立相应的强大安全防御体系来发现和识别安全漏洞是保证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
数据安全系统
  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系统集成、涉密信息系统网络建设及机房工程、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咨询与评估服务、涉密信息系统漏洞扫描及加固服务、涉密信息系统国家保密测评咨询服务
  旅游业、配送行业、露天养殖业、餐饮业
综上所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行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对旅游气象服务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可实现以下目标:
  1、建设旅游气象服务大数据平台。
  2、业务应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实时分析。
  3、精确获取旅游气象信息,提供更准确的业务指引。
  4、利用庞大的用户属性数据、精确的服务信息数据、真实的气象数据,为行业用户提供高效、准确的大数据服务。
  5、提高全省的旅游气象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更高效、更便捷的发展,跟上贵州“大旅游”发展战略要求。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